农业生产大托管 降本增效促振兴

罗文平 张小菊 2022-07-27 16:01:45 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2022-07-27 16:01:45

今年,我市重点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探索出“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农机合作社+农户”等托管模式,有针对性地破解当下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存在的土地细碎化、农村“空心”化、规模经营难、良种良法推广难等问题,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在平鲁区高石庄乡,一架架植保无人机在土豆地上方缓缓移动,精准地沿着高垄来回穿梭,洒下的雾化药液均匀地铺落在土豆地上,整个过程快捷高效。

平鲁区高石庄乡店湾村村民张林说:“过去我们是人工打药,一天一个人就能打个十来亩,自从托管之后,合作社用拖拉机、无人机每天能打药上千亩,托管以后,每天每亩地能给我们每个人100块钱,挺好。”

平鲁区高石庄乡地处黄土丘陵地貌,2019年开始,当地在16个行政村实施农业托管服务,种植土豆、荞麦等作物,村民把土地托管给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组织耕种、病虫害防治、收获运输,不仅解决了小散农户种地难、人力耗费大等困扰,也实现了土地的集中连片化规模经营。

平鲁区为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绍说:“通过农业生产托管,保底加分红(托管)、全环节托管 、半环节托管,今年我们通过三种托管模式,在全区一共(托管)有48000亩土地,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的托管,每亩收入能提高10%,成本能降低30%左右。”

目前,全市各县市区不断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立足朔州市肉羊、玉米、奶源、牧草、杂粮、蔬果六大优质生产基地建设,有针对性地破解当下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存在的土地细碎化、农村“空心”化、规模经营难、良种良法推广难等问题,让“补丁地”聚成“整块田”,分散自耕变为规模经营,粗放管理走向精细调控,努力做好农业稳产保供,农民稳步增收。

朔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特祥:“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朔州紧盯农牧融合发展高地建设,实施特优战略,着力培育“乳业、肉业、粮油、蔬果”四大全产业链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



编辑:李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