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讲话专家谈】坚守文化自信的魂根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如何理解、把握和增强文化自信?7月7日,记者专访了山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尹天五。
尹天五认为,道路自信是方向性和目标性的自信,理论自信是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自信,制度自信是特殊性和优越性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厚重性和先进性的自信。“四个自信”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的辩证统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尹天五认为,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具有强大的渗透力、辐射力、影响力,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推动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文化自信之魂。尹天五认为,魂就是灵魂,就是旗帜,就是方向,就是指导思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自信的灵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文化建设,使讲话精神成为文化自信的思想灵魂、精神旗帜、强大武器。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化自信之根。尹天五认为,根就是根本,就是基石,就是源流,就是基因。5000年中华文化连绵不断,博大精深,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精神标识。当然,对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创新创造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让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成为文化自信之翼。尹天五认为,翼就是羽翼,就是翅膀,就是腾飞的力量,就是走向世界的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积极借鉴吸收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丰富自己,我们的文化才能丰满强大、如虎添翼。当然,我们决不能崇洋媚外、照抄照搬,一定要有鉴别地加以利用、有扬弃地予以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