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菊花好“丰”景 村民采摘忙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朔城区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进菊花种植,并通过初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业效益,实现乡村振兴。眼下,朔城区沙塄河乡的百亩胎菊迎来盛开采摘期,不仅给村里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也给群众带来了一条增收的新渠道。
在朔城区沙塄河乡上沙塄河村,百亩胎菊竞相绽放,农户们使用了一种特制工具忙着采摘。
朔城区贾庄乡贾庄村村民白安儒向记者介绍,这个是拿手篓,抓住拿手一篓一拽就起来了。
记者张晓婷:这样的速度还挺快,是吧?
朔城区贾庄乡贾庄村村民白安儒:高效快速。
记者张晓婷:每天大概能采摘多少。
朔城区贾庄乡贾庄村村民白安儒:四五百斤 。
记者张晓婷:收入怎么样呢?
朔城区贾庄乡贾庄村村民白安儒:收入不赖,一天能赚120块。
在菊花种植基地里,一阵阵花香扑鼻而来,在秋阳的照耀下,一朵朵黄山贡菊摇曳争艳,美不胜收。农户们拿着改装后的采摘工具,不仅大大减少了对胎菊的损伤,也减轻了劳动强度,加快了采摘速度,采摘下来的新鲜菊花将全部运往当地的中药材种植加工有限公司,种植户完全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老师赵连爱说:“咱们这个胎菊种植,经过去年种植完以后,经济效益还是挺满意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大大地扩大了,整体以瑞草堂(中药材种植加工有限公司)为中心辐射到了右玉、忻州、怀仁,累计面积是1700多亩。”
眼下,竞相绽放的菊花不仅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更成了村民的致富花。据了解,前些年,上沙塄河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为村民带来不少收益。但因为常年种植蔬菜,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产量逐年减少。为此,村里转变种植理念,积极试种胎菊,经过两年的探索,为大伙开辟出了增收新路。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老师赵连爱说:“管理正常情况下保底产量是三千斤,最高产量能达到五千斤,市场价格呢,保底价钱是两块钱一斤,现在市场价钱非常高,发回来的信息有达到三块七一斤。你看三千斤的产量,三块七一斤,咱们将近一万块的产值。”
记者:张智宙 张小菊 张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