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喜看粮谷飘香 共享丰收喜悦

张智宙 张小菊 山阴台 2022-10-15 18:16:09 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2022-10-15 18:16:09

金秋至,丰收时。这几天,在山阴县惠牧源联合社的田野里,土豆、大豆、谷子迎来了丰收季,处处可见晒秋的丰收画卷,大家在欢庆丰收的忙碌中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田间地头一垅垅大土豆映入眼帘,在阳光下泛着金黄色的光泽,似“金豆子”一般熠熠生辉,甚是喜人。阡陌交错的田野里,机声隆隆,这是丰收独有的声音与味道。

山阴县惠牧源联合社社员李进高兴地说:“今年的土豆还行,丰收啦,机器也挺给力,我们得加劲干,预计两三天就能收完。”

“近几年,我们当地村民在惠牧源联合社带领下,对流转土地实行了五统一,全免费服务模式,让我们人均收入整体提高了30%左右,让我们都富裕起来了。”山阴县惠牧源联合社社员杨日平说。

山阴县惠牧源联合社依托黄花梁独特的气候和土壤含硒量高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进特色旱作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把周边乡镇的十九个专业合作社整合在了一起,给所有合作社成员做“田间管家”,通过统一规划、集中分配的原则实现技术、服务、信息共享,形成规模效应。在整个秋收过程中,联合社使用多台大型自动化农机装备,规范集约的机械作业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山阴县惠牧源联合社理事长陈志龙说:“今年的种植规模是3万亩,像我们的种植密度和以前不一样了,种植的方式也不一样了、播种方式也不一样了,还有机械化收获方式、种植的品种都有很大的变化,总体来说我们现在的高粱、谷子、玉米的产量都比以前翻了好几番。”

近年来,山阴县惠牧源联合社不断加强与各大农科院校合作,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通过科学规划、优选品种,稳步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试验田种植工作,为当地农民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可复制”的示范典型,实现了“做给农民看、组织农民学、引导农民干、带着农民赚”。

山西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硕士研究生许杨边走边介绍:“今年试种的品种有30多种,我们筛选出适宜的品种之后,通过数据然后得到一份报告,告诉农民们哪一种品种产量高,让农民实际应用到生产中,让农民能够把经济产量和生产产量都提升上来。”

围绕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攻关等七大工程,山阴县精准布局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打造具有朔州特色的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品牌,让有机旱作农业不断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山阴县合盛堡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刘宇说:“我们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在一产上以富硒有机旱作农业为基础,在二产上不断延伸富硒产业链条,富硒小米加工、富硒醋加工等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在三产上我们积极借助黄花梁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发展观光旅游农业,截至目前,一二三产业基础逐步完善,逐步形成产业链条。”

编辑:乔圣君
0
相关推荐